2018年吉林省考复习技巧:辩证法的总特征详解
2017-12-07 16:09 吉林公务员考试 来源:吉林华图
近几年我省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及事业单位通用知识对哲学的考察越来越深入,对知识点挖掘也越来越深,从前些年主要以知识型考试为主过渡到分析理解为主。所以本文跟大家详细剖析一下辩证法的总特征,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联系和发展(辩证法的总特征)
1. 联系: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事物之间是一种外部联系,就好像讲课时,学生认真听讲对老师是一种影响,那我们就可以说师生之间产生了某种联系;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是内部联系,就如同人体内部有各种器官和系统,它们之间也是有着某种联系的,如果它们之间没有联系,那这个人的命也就没了。
联系的特征:
(1)客观性: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它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就好比很多人认为4,7这样的数字不吉利,8,6这样的数字很吉利一样,其实生活的好坏跟这些数字没有必然联系,这些只是人为地赋予它们一些意义,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
(2)联系具有普遍性,联系是普遍的,就像咱们经常看到的“蝴蝶效应”和“六人法则”一样,这些都证明联系具有普遍性。
(3)联系具有条件性,联系是有条件的,就如同国外超市里面的一件衣服跟我没有联系,但是我去国外旅游时买了这件衣服,那我与这件衣服之间就产生了联系,说明联系具有条件性。
(4)联系具有多样性,联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直接联系;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间接联系;时势造英雄---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体和部分的联系;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因果联系。
2. 发展:前进的上升的运动是发展。也就是说,正能量的运动是发展,落后的消极的就不是发展。那么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新事物是指具有远大发展前途,合乎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事物,不能依靠产生时间和一时力量的强弱来判断是不是新事物。就如同中国共产党由弱到强,从成立到取得政权就是一种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最后,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也就是把事物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也要明确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阶段和地位。
最后我们再用两道例题演练一下:
1.“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这个典故告诉我们( )。
A.不与其他事物相联系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B.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不能主观臆造虚假联系
C.联系是事物存在的前提条件
D.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可以联系起来
答案:B【解析】A项错误,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于这样或者那样的联系之中,孤立的事物是没有的;C项与题干不符;D项说法有误,联系具有普遍性,但并不表明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故选B项。
2.颜之推在《慕贤》中指出:“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这一论断主要说明( )。
A.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无条件的
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D.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答案:C【解析】A项错误,联系是有条件并不是无条件的;B说法是正确的,但是题干中没有提到矛盾或是事物发展的动力;D说法也是正确的,同样题干的意思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没有提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问题,故答案选择C。
(编辑:番茄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