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8 09:59 事业单位考试 http://www.8rightimage.com/sydw 作者:吉林华图 来源:互联网
一、单项选择题
1、C 【解析】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其中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
2、A 【解析】心理起源说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把全部教育都归之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代表人物:美国的孟禄。
3、D 【解析】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既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础,也是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所以,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打好基础。
4、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5、A 【解析】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和统帅的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方向性的保证。智育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基础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物质基础。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动力作用。劳动技术教育可以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
6、D
7、D
8、D 【解析】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作为其理论基础的。
9、C 【解析】教师需要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
10、D【解析】班级授课制优点:(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11、C【解析】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内容能否有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能否被学生接受并促进其身心发展,都需通过实施才能得到答案。决定课程改革中决定成败的是课程实施。
12、A
82.B 【解析】“高原现象”是教育心理学中特有的概念,它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停滞或不发展的现象,主要发生在操作技能的操作过程中期。
83.D 【解析】对于不同地域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这是社会知觉中的刻板印象,即对某一部分人的特定看法。
84.D 【解析】变式是为了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而进行的说明。
85.C 【解析】当不给予刺激,行为反应从而慢慢减少,甚至消除,属于消退。
86.B 【解析】教师的成长分为三个阶段,关注生存,关注情景,关注学生。题干中的情况属于第一阶段,即关注生存。
87.B 【解析】教师有专制型/民主型/放任型三种,题干中学生服从老师的权威,属于专制型的主要特点。
88.D 【解析】在不同的环境中,刺激的相对强度不同,对注意的结果造成了不同的影响。
89.D 【解析】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可知,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成倒U型曲线。
90.A 【解析】在气质分类中,不平衡又有高神经活动的气质属于胆汁质。
91.C 【解析】后学习的知识对于先学习的知识的影响属于逆向迁移。
92.A 【解析】受到了原型的影响,从而进行的发明创造,属于原型启发。
93.D 【解析】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94.D 【解析】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分为:无律/他律/自律。
95.C 【解析】计划策略属于元认知策略。
96.B 【解析】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替代强化,即对榜样的模仿和强化。
97.A 【解析】热爱集体/自私自利属于性格范畴。
98.C 【解析】多元智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1)语文智力(2)逻辑—数学智力。(3)视觉—空间智力。(4)音乐智力,包括对声音的辨识与韵律表达的能力。(5)运动智力,包括支配肢体以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6)人际智力,包括与人交往且和睦相处的能力。人际智力高者善于处理人际关系。(7)自知智力,包括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
99.B【解析】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前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巩固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倒摄抑制。
100.A 【解析】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超我遵循“道德原则”。
(编辑:吉林华图)
下一篇:没有了
华图在线APP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