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报考指导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 砖题库职位库直播|华图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长春 卫星
    净月 榆树
    农安 吉林市
    磐石 桦甸
    延边 敦化
    蛟河 通榆
    珲春 汪清
    伊通 双阳
    长岭 四平
    公主岭 通化
    梅河口 和龙
    舒兰 临江
    辉南 双辽
    德惠 白城
    辽源 松原
    白山 长师
    司法警官学院
    吉林工商学院
    0431-88408222
  • 当前位置:吉林公务员考试 > 吉林公务员考试 > 备考资料 > 申论 >

    阅读模式

    2018年吉林省考申论备考:评价类试题解答思路

    2017-11-29 15:44 吉林公务员考试 来源:吉林华图

      申论综合分析题中有评价类试题,在题干当中会让考生对某些材料中的观点、现象发表看法或谈见解。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深入。解答申论评价类题的基本方法是:首先要认识观点现象,表明自己的态度;其次是分析环节,要摆出论据进行分析论证;最后是解决环节,要得出结论或提出简要对策。

      一、作答过程

      第一步——确定题型

      第二步——审清题目作答要求,定位作答范围

      第三步——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提炼出材料中的核心信息点,进而找到答题要点

      第四步——整合作答要点

      二、具体分析如下

      给定资料1中,有人认为“撤点并校”是一个“馊主意”,是“形象工程”。此项改革也被教育部“叫停”。请你对此事进行分析,谈谈你的见解。(20分)要求:概括准确,观点明确,条理清晰,不超过400字。

      (一)题型判别

      题干要求考生对撤点并校事件进行分析、谈简介,在要求中又包含观点明确,属于申论综合分析题中的评价类试题。

      (二)审题

      考生要注意题干中的提问方式是“对事件分析,谈简介”,即回答题目时需要对撤点并校进行全面的看待,同时对于撤点并校这是一个抽象的词汇,再对其进行分析时,需要再材料中找到对撤点并校的解释,更有利于阅卷者对撤点并校的理解。概括准确要求解释准确,观点明确要求我们在作答时表明自己的观点,条理清晰提示我们作答时要分条书写、要有层次,各部分内容不是直接罗列材料信息,而需要加工整合。另外,题目表述作答范围限定在与撤点并校有关的所有材料。

      (三)提炼材料中的信息点

      1.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计划生育政策以及城市化、工业化发展,造成农村就读学龄人口减少。村办小学布点分散,班额小,教育资源浪费严重,教师素质不齐,教育质量堪忧,教育经费紧缺,软硬件设施差等问题明显。(【分析】主要讲述了农村教育的发展面临的问题,对于全面理解材料起背景铺垫作用。但是并无具体的答题内容。)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政事及发展的决定》正式出台。文件规定凡是10人以下的乡村小学,教育点,一律给予撤销式合并,农村教育管理体制由原来的“三级办学两级管理”,即县、乡、村办学,县、乡两级管理,改为以县为主。(【分析】解释了撤点并校的内涵,撤点并校是指将10人以下的乡村小学、教学点撤销或合并,管理体制由“三级办学两级管理”改为以县为主。)当时,这一消息曾让多年研究农村教育的一些专家学者兴奋不已。他们评这是“第一次将农村教育纳入国民财政保障体系。” (【分析】通过农村教育专家的兴奋,暗示撤点并校带来的好处,将农村教育纳入国民财政保障体系。)

      随后,农村“撤点并校”工作在中国大地快步推进。以广东省为例,2007年化州市撤并教学点105个,2008年撤并小学207所,初中9所,两年共撤并学校32l所,仅两年时间,化州撤并的学校就占学校总数的37.5%”同样,大埔县的小学由2002年的254所减少到如今的142所,七年时间共撤并小学112所,撤并比例为42.3%,四会中小学数月从2001年调前的175所减少到目前的125所,撤并比例为28.6%。(【分析】描述撤点并校的快步推进,没有作答要点。)

      大力度的撤并“麻雀校”和集中办学使当地农村教育出现新亮点,如:显著扩大了学校服务半径和服务人口,一定程度上集中了优质资源,教育质量有了保证,特别是寄宿制对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的积极作用突出。(【分析】通过新亮点说明这段在描述撤点并校带来的积极效果:1、显著扩大了学校服务半径和服务人口;2、集中了优质资源,教育质量有了保证。)

      但这个“撤点并校”的改革在8年的推广过程中,一系列“尴尬”也逐渐暴露出来,近日.某省社科院“农村改革背景下贫困山区基础教育需求与评估”课题组发布调研报告,详细分析了偏远地区实施撤点并校的利与弊。(【分析】但是转折,揭示撤点并校的消极危害,表示有尴尬,但具体问题还没说明,因此要继续看下文。)

      课题组在陕南调查时发现,撤点并校后,六七岁的孩子为了上学,每天都要走几十里山路,早晨四五点钟就要起床,晚上十来点钟才能回到家里,每天在路上耗费的时间最多超过4个小时。(【分析】通过调查问卷反应撤点并校存在问题:上学难,耗费时间长)

      在岚皋县东坪乡中心小学,课题组访问了23个学生,其中,4个学生在上学路上被蛇咬过.9个学生被狗咬过,大多数学生被蚂蝗和马蜂蛰过,有些学生还被山上掉下来的石头砸伤过。(【分析】通过调查问卷反应撤点并校后存在问题:有安全隐患)

      有的地方寄宿制学校建设滞后,学生食宿条件较差,生活费用超出当地群众承受能力.增加了农民负担,有的地方对布局调整后的学校处置不善,造成原有教育资源的浪费和流失等。(【分析】通过调查问卷反应撤点并校后存在问题:寄宿制学校建设滞后,学生食宿条件差,增加了农民负担,布局调整处置不善造成原有教育资源的浪费和流失)

      教育部在回复部分网友反映的布局调整导致部分学生上学难的问题时指出:今后农村小学布局调整要按照实事求是、稳步推进、方便就学的原则实施,农村小学和教学点的调整,要在保证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进行。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须保留必要的小学和教学点,防止因过度调整造成学生失学、辍学和上学难问题。这个回复被舆论解读为国家叫停“强行撤并”。(【分析】通过教育部发表的意见揭示撤点并校未来发展方向:1、要按照实事求是、稳步推进、方便就学的原则实施;2、农村小学和教学点的调整要在保证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进行;3、要因地制,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须保留必要的小学和教学点; 4、把握适度原则,避免过度调整造成学生失学辍学;)

      某文化研究机构郑教授对此发表意见说,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暴露了太多问题。早该到打住的时候了,撤点并校名义上是讲农村中小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听起来挺美,实则是在实行了义务教育免收学费后。以县为主的财政制度让不少地方政府为了减轻负担而出的一个“馊主意”。通过学校大合并可以减轻财政压力,但却毁了农村的教育。把学生都集中在几个学校,也可以搞一些形象工程,看着好看。这些撤点并校大跃进,除造成上述严重后果外,还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一个学校的存在不仅仅是学校,它还担负起传播的重任,是知识中心,不分青红皂白地给并了撤了,等于文化中心给亡了,农村就真成文化沙漠了。(【分析】文化研究机构教授虽然说出撤点并校的一系列问题,但表达的观点与教育部权威观点相违背,并且个人感情色彩浓厚、观点偏激,所以并未设置采分点。)

      (四)整合作答要点

      “撤点并校”是有利有弊的。“撤点并校”是指将10人以下的乡村小学、教学点撤销或合并,管理体制由“三级办学两级管理”改为以县为主。

      有利的方面:1、优化教育资源,提升教育质量;2、扩大学校服务半径和服务人口;3、纳入国民财政保障体系;

      但也存在以下问题:1、部分学生上学难,存在安全隐患;2、寄宿制建设滞后,条件差;成本高,增加农民负担;3、调整不合理造成教育资源浪费和流失。

      对于撤点并校,我们要:1、要按照实事求是、稳步推进、方便就学的原则实施;2、农村小学和教学点的调整要在保证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进行;3、要因地制,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须保留必要的小学和教学点; 4、把握适度原则,避免过度调整造成学生失学辍学;

      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吉林人事考试网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编辑:喻倩)

    enlightened  吉林公务员考试 资讯

    2018年公务员考试信息汇总历年真题时政热点

    2018年吉林公务员笔试课程2018年吉林公务员面试课程

    QQ群:【2018吉林省公务员考试吉林省事业单位考试④579491714

    吉林华图官方微信:jilinht

  • 上一篇:2018吉林省考:申论一招制胜法宝
  • 下一篇:没有了
  • 考试工具砖题库练题

    最新招考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真题下载
    时政热点
    公开课
    砖 题 库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