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报考指导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 砖题库职位库直播|华图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长春 卫星
    净月 榆树
    农安 吉林市
    磐石 桦甸
    延边 敦化
    蛟河 通榆
    珲春 汪清
    伊通 双阳
    长岭 四平
    公主岭 通化
    梅河口 和龙
    舒兰 临江
    辉南 双辽
    德惠 白城
    辽源 松原
    白山 长师
    司法警官学院
    吉林工商学院
    0431-88408222
  • 2018年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微文化”

    2017-08-11 09:29 吉林公务员考试 来源:吉林华图

      热点概述

      正如《微时代》那首歌中所唱:“你有事可以微博里私信给我,你有事可以微信里留言给我。你没事看看微电影和微小说,你没事可以听听微音乐和陪陪我……”忽如一夜春风来,近年来,从微博、微小说、微电影、微公益、微信到微云、微评……,“微传播”手段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带来了传播方式和舆论格局的深刻变革,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社会舆情形成、发展和传播的旧格局。这使我们有理由相信,信息生产、传播与接受的“微”已然成为我们时代的主体文化样态之一。

    2018国家公务员

      随着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日新月异已将我们置身于一个更新媒体的“微时代”。据《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手机上网占比88.9%,较去年增长3.1个百分点;而通过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接入互联网的比例分别为68.4%和42.5%,较去年分别降了2.4和0.7个百分点;同时,全国微博客用户规模为2.04亿,手机端微博客用户数为1.62亿,占总体的79.4%。“微文化”凭借其即时便捷性、通俗性、动态化和个性化等独特优势已经成为新兴的文化形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模拟题

      针对网络时代中的微文化,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要点

      “微文化”虽“微”且“散”,却日益成为影响人们价值选择的“新文化”,不可否认,它也是利弊相随的,既集诸多优点于一身,同时也带来不少负面效应,需要引起注意。

      一方面,“微文化”极大便利了人们的自我表达和群体交流,也方便了各种信息的获取与传递。“微文化”正以其“微言大义”的内涵和“无微不至”的外延,通过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从细微之处影响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比如微博用户用140个字“说出自己”、“传递信息”,用只言片语就能记录个人生活中的所有点滴,也能完成对某个事件的完整报道和传播,这是“大而全”的传统表达和传播方式所不能比拟的。小行动也能汇聚成大磁场,“微而深厚”的“微文化”就是一种积聚的力量。

      另一方面,“微文化”的兴起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如垃圾信息的泛滥、谣言的生成、负面情绪的传播、伪科学的散布,等等。在“微文化”背景下,由于信息生成的低门槛和信息传播的自主性,每一个人都成为信息的接受者和传播者。当信息在各自的社会化圈子网状扩散、迅速发酵时,不少人在不辨信息真伪的情况下,成为无意识的信息传播载体。同时,“微文化”是一种快餐文化,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们社会生活的碎片化,社会浮躁之风日盛,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着社会文化的厚重性和整体性,使经典文化的积累和传承更加任重而道远。

      此外,微文化的产生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1、WiFi覆盖提升、移动3G技术的成熟和4G信号的启用为网民提供了更为优质的上网环境。同时,智能手机的功能日益完善,价格持续走低,也促进了庞大的智能手机用户群的形成。

      2、青少年是“微文化”传播的绝对主体和最活跃用户群。很多青年都热衷于通过微博、微信等“短平快”的形式抒发情感、疏解压力,其中既有对生活趣事的调侃,也有对人生社会的深思和对未来生活的展望。

      3、在“宅”现象日益流行的当下,“宅男宅女”们更喜欢把自己放逐到独立的空间中,独自享受着一个人的世界。

      4、在“微文化”传播中,无论是发表生活随笔和个人感想,还是有见地的观点和评论,或者转发、分享有吸引力的文字、图片、视频等,都会提高自己的“被关注度”。满足了青年网民的参与需求和表达欲望,使他们切身感受到线上与线下、网络与现实的有效互动,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增强了内心的成就感。

      可见,从目前来看,“微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是利多于弊的。所以,谈“微”色变实非明智之举,引导利用使其成为传播正能量,才是当务之急。

      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国家人事考试网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编辑:喻倩)

    enlightened  国家公务员考试 资讯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汇总历年真题时政热点

    2018年国家公务员笔试课程2018年国家公务员面试课程

    QQ群:【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488329031

    吉林华图官方微信:jilinht

    考试工具砖题库练题

    最新招考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真题下载
    时政热点
    公开课
    砖 题 库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