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吉林省公务员备考:常识判断做题技巧
2017-06-15 11:03 吉林公务员考试 来源:吉林华图
针对常识判断的学习,同学们肯定会有疑惑,常识判断部分是否有做题技巧,能快速提分吗?今天给大家总结了一个做常识判断的小技巧,希望大家能在学习中有所收获:
常识判断的答案,我们可以从选项的本身去找。为什么这么说呢?常识判断的考题中正确答案的设置一般情况下会有与其他选项有区别的地方,举个例子来说:
【例1】下列有关地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是我国自1949年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地震
B.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
C.我国的地震带主要分布在台湾、西南、西北、华北、东南沿海等五个区域
D.震源的深度越浅,地震破坏力越大,波及范围也越广
这道题的正确答案为D,从出题者的角度来说,“大”有对应的“小”,“广”有对应的“窄”,因此,比较好设置错误选项,本题要选择错误的选项,因此,D选项是答案,对于这道题来讲,从D出发,再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关于震源的问题,震源越浅,破坏力是越大,但是波及范围会越窄。可能有同学会说,A选项当中也有最广,但是大家都知道,这个选项要设置错误,不能从矛盾面来体现,不可能把错误选项设置成,波及范围最窄。所以,即使大家不记得这个知识点,从选项本身推敲一下,也可以做出这道题。
还有类似的以下选项的设置,比如:
吸气时,人的肺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
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值称为收缩压,也称为低压
立秋无雨样样有,立秋有雨收半秋
因此,对于这些选项,我们可以很肯定地判断是错误的。
这个方法适用同学们做题把握不大,而且题目选项对比度较高的情况下。普遍考生考试的时候做题有一种紧迫赶,做常识题的时候更加没看清楚题就急于选答案,特别是有的同学把常识作为最后一个模块做的时候。但是希望同学们清楚对于常识判断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要日积月累的积累基础知识。只能说常识判断之所以有判断两字,是因为他不仅仅需要你掌握各门知识,还需要你掌握一定的技巧,针对于常识的题需我么在积累知识点的同时,还有就是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判断的方法也很多,如果正确运用这种简便方法做,可以增加大家的正确率。但是切忌只想投机取巧,失去了一些本该你掌握的能拿到的知识点的分数,希望大家能有所成长有所收获。
做好常识其实没有大家想象中困难,希望大家多做题,在做题的过程当中找到自己的方法,在积累知识点的同时,也要注重多练题,题练多了感觉也就出来了,对我们的学习都有帮助,祝大家成功上岸!
(编辑:喻倩)